10月19日,在四川农业大学秋季专场招聘会上,温氏集团西南片区招聘负责人郭贵英紧紧抱着一叠简历:“川农大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从事畜牧业的意愿高,基本功扎实,创新能力突出,我们全都要!”
近14年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已培养出3000余名高素质人才,其中超90%扎根畜牧业,近30%成为行业领导、知名专家、企业家或技术骨干。
“我们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新畜科’人才为目标,经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开创了产教融合的‘川农模式’。”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党委书记付瑞琼介绍,该模式解决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三大痛点,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统一,助推川农大畜牧学科成为A类学科,软科排名全国第二。
痛点一:学而不干?
——发力思政教育,厚植“三农”情怀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的大四学生朱磊成功保送动物营养方向的研究生。她在本科期间主持的“禁抗饲料发酵剂”创新创业项目,聚焦于用发酵饲料替代抗生素,降低畜禽生病的概率。该项目已与两家农牧公司签约并小范围落地试用。
朱磊回忆最初接触动物科学专业时坦言:“大一刚进校,我还在琢磨转专业的事。”从一门心思跳出“农门”到深耕动物营养领域,朱磊观念转变的原因何在?
“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动物科技学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李娜向记者表示,动物科学专业把弘扬“川农大精神”嵌入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实习实践、就业选择中上好“大思政课”,不断深化学生的“三农”价值塑造,引导学生积极投身新时代“三农”工作。
针对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不足的问题,动物科学专业通过强化专业导师与实训导师作用、打造校企沉浸式课堂、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健全心系畜牧的产教融合育德体系。
今年1月,作为“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和规模化经营科普先锋”乡村振兴实践团队的一员,动物科学专业大四学生吕劲宬奔波在乐山的田野沟壑,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改变农民的传统养殖观念,护航川农大畜禽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带动养殖户增产增收。
痛点二:干而不好?
——对接产业需求,推进教学改革
“我始终把教学与生产相融合,点燃学生心中的‘求知’火种。”最近一个月,动物科技学院青年教师胡深强三次前往位于川农大雅安校区的水禽育种场进行科研工作,“我们的研究都是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我会把从中获得的成果,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接触到一手技术和资料。”
除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动物科学专业还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等方面着手,创建服务畜牧的产教融合育才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爱畜牧”本科人才。
“现代产业的发展要求学生既掌握专业核心技能,还要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在动物科学系原系主任张红平看来,传统的畜科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畜牧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存在差距。为顺应产业发展潮流,该院每年都会对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微调。
培养方案的改革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记者从新版培养方案看到,动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等核心课程的同时,还需要学习大数据与云运算、畜牧经济与牧场管理等15门学术创新、技术创新、复合交叉背景的课程。
用师资队伍支撑培养方案改革,动物科技学院打出一套组合拳:招聘具有工学背景的郝晓霞博士,开设工农交叉课程;聘请食品学院的杨勇教授团队等组建学科交叉师资队伍,为本科生讲授畜产品加工学等课程……
“请食品学、信息工程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的教授讲授畜牧全产业链相关课程,这只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背后反映的是我们对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复合型动物科学人才的探索。”张红平说。
痛点三:合而不深?
——找准利益链接,实现协同育人
“同学们,在美好的大学时光多读书,并抓住机会多在生产一线锻炼。”10月18日,受动物科技学院邀请,力源集团董事、人力资源总监黄大鹏为学院200余位学生作公益讲座。
而在特驱集团,畜牧学动物营养教授王立志兼任该企业反刍技术路线负责人,全面负责反刍动物饲料的开发和技术工作。在他的指导下,特驱反刍饲料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蝶变,销量连续两年翻番。
“把企业请进校内,让教师走进企业,这些现在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却是经过十余年探索与实践的结晶。”动物科技学院原副院长王继文回忆,在2000年左右,学院师生就普遍认识到,教学应该与生产深度融合,“但企业不愿意共享资源,学院的服务模式也不够明确。”
为此,动物科学专业在实践中探索出共兴畜牧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用共同的利益链接保障校企合作纵深开展,达到优势互补。“比如,我们的基础研究对接企业研发需求,科研成果优先在合作企业落地转化,企业也把成果价值对学院项目组进行分享,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王继文说。
打通校企之间的壁垒后,校企合作的领域拓宽到本科生人才培养。动物科技学院与德康集团共同提出校企互认人才培养体系,开创“企业进校培养+岗前培训+在岗带教+导师引导”的新培养模式;与铁骑力士集团联建获批教育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人才协同培养,并于今年成功联合申报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