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以“杜宇化鹃”传说、郫筒酒、郫县豆瓣等历史文化遗产闻名。为帮助郫都区青少年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底蕴及文化背景,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传承传统技艺,11月8日下午,动物科技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成员给成都市郫都区望乐社区的青少年带来了一堂有色有味的文化普及教育课——“色香味形·品川菜之魂”,志愿者带领青少年认识川菜、亲手制作豆瓣酱,从认知到动手实践,活动获得了青少年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为帮助青少年认识川菜,志愿者们准备了有趣的亲子活动:盲人拼图和趣味识菜。各组的小朋友轮流描述拼图上川菜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家长根据小朋友们的描述来猜测川菜的名称。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互帮互助让激烈的比赛充满了许多温暖。小朋友和家长之间也是默契十足,整个游戏过程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吴晓小朋友的家长表示:“在这个游戏中,我发现孩子竟然对川菜很感兴趣,也看到她勇敢地与其他小朋友齐心协力一起完成比赛,让我觉得很欣慰。”
图为小朋友和家长一起玩“川菜拼图”游戏。
图为小朋友们在给家长描述拼图中川菜的特征。
“等会儿我就可以自己做川菜啦!”孩子们对家乡美食文化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提及到郫都的特色美食、郫都豆瓣酱的历史以及制作流程时,孩子们却一脸茫然。社区负责人胡玉表示,大部分青少年还没有形成主动去了解自己家乡特色文化的意识,对自己的家乡、民族的文化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还有待增强。“志愿者给孩子们普及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对孩子们加强自我的归属感有积极作用,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有重大的意义。”胡玉这样说道。
游戏热身环节结束后,主持人介绍了郫县豆瓣酱的历史并播放了豆瓣酱制作过程的视频。随后,小朋友们摩拳擦掌,准备开始亲手体验制作豆瓣酱。
在志愿者们的带领下,小朋友先将霉豆瓣在流水下稍微冲洗,把发黑的、坏的豆瓣拣出来,然后捞出控干水分。再在锅内盛满清水,放入八角三粒、桂皮一小段、香叶三片、花椒粒一把,用大火烧开。待调料水放凉后,将控干水分的霉豆瓣倒入,浸泡3个小时以上。
趁这个时间,家长和孩子们开始准备鲜辣椒。两斤红辣椒用清水淘洗干净后,便摊开晾干水分。志愿者们提前准备了几个罐子,洗干净后用开水煮上7、8分钟,去油和杀菌,然后倒扣起来晾干。
晾干后志愿者就开始剁辣椒了,并把老姜洗净晾干,用料理机打碎。志愿者们准备了一个大盆,将剁好的鲜辣椒、生姜碎纳入盆中,依次放入盐150g、干辣椒面100g、花椒面50g、冰糖一大把、 剁碎的大蒜5朵,搅拌均匀。
家长将浸泡好的霉豆瓣捞出,放入搅拌几下。然后将浸泡霉豆瓣的调料水倒进去一部分淹没豆瓣酱,篦去八角、桂皮、香叶,然后再次搅拌。
搅拌完成后,淋入高度白酒30g,再倒入250ml生菜籽油并反复搅拌,直到将所有的调料和辣椒、菜籽油都搅拌均匀。
最后一步便是装瓶并倒入生菜籽油,让其完全淹没豆瓣酱,以高出3、4cm为宜,起封闭瓶口的作用。
装瓶完毕后的豆瓣酱,先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发酵一周,期间隔几天开盖搅拌一下,再移到阴凉处发酵1月左右,豆瓣酱便可以食用了。
豆瓣酱的制作环节顺利完成。大部分小朋友都表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平时吃的豆瓣酱竟然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制作过程中还有那么多的讲究。
在制作豆瓣酱的活动过程中志愿者石浩表示:“在教小朋友和家长们做豆瓣酱的同时,其实我也收获了很多。我对豆瓣酱的制作过程更加熟练了,小朋友脸上开心的笑容也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治愈。”
图为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制作豆瓣酱。
下午三点半,“色香味形·品川菜之魂”活动圆满结束。“虽然郫都豆瓣酱随便找一个超市都能买到,但还是自己做出来的豆瓣酱更让人有成就感。”徐晶小朋友的家长表示。(应受访者要求胡玉、吴晓、徐晶为化名)
图为小朋友们和志愿者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