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徐宗保,中共党员,学院动物科学专业2022级学生。曾连续两年必修加权和综合测评成绩位于同年级同专业前4%;曾任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院团委组织建设部主要负责人、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纪检委员、小班班长等7个学生干部岗位。参与并结题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主持校级科研兴趣项目1项,参与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铜奖、感恩近现代科学家助学金、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国家级、省级、校级荣誉25余项。现以专业第三成绩推免至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勤学笃行,在坚持中蜕变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高考结束后,徐宗保有幸通过专项计划考入了四川农业大学。大学之初,徐宗保如同在茫茫大海中漂泊的孤舟,对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感到一片茫然。而开学典礼上老师们的殷切希望和优秀师兄师姐的保研经验分享,恰似夜空中璀璨的群星,让他在前行中找到一丝光亮。但高中时期徐宗保在班级中排名倒数,他一度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相比同龄人会差一些。所以在大一时他的每一门必修课程都学得特别认真,因为他懂得“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道理,他也害怕自己会像高中那样成为班级垫底的同学,他想要做出改变!

既然锚定了方向,接下来就是付诸实践与努力。在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他便开始了每天早八晚十的复习之旅,“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成了他的日常。在5门课程的复习中,他总是比别人花的时间更多,当然也学得更扎实更透彻。他说:“虽然我没有天赋异禀,但有时间耕耘,勤学之要,在于持之以恒。”凭借着这份不服输的毅力与坚持,在大一学年他成功考到了年级第6的成绩。从曾经的“茫然”到如今的“坚定”,从高中的“垫底”到大学的“前茅”,徐宗保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卓越并非源于天赋,而是源于不甘落后的信念和脚踏实地的坚持。
履职担当,在奉献中成长
学生工作是徐宗保大学生活最富有色彩的一个篇章。从懵懂地站在校院级部门面试教室外紧张搓手的新生干事,到成为学院团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再到担任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直到现在的小班班长,徐宗保的学生工作故事还在延续。“常常有人说我学生工作干得好,但我知道其实没有人天生擅长这一切,我仍记得第一次写新闻稿里面密密麻麻的批注,记得算不清楚团费的焦虑和无助,记得在组织班团活动中应对突发事件的不知所措,但我也正是在这些经历中不断完善、磨炼和提升自己。有时候我也疑问,坚持的意义是什么?当我听到学院连续三年获评‘五四红旗团委’的瞬间,自己心里终于有了答案。”在任职学生干部的时光里,他早已对集体荣誉有了极为强烈的归属感,这胜过所有的疲惫和难熬的夜晚,他也明白每一项荣誉都离不开每个干在平常、无私奉献的动科干部。
在学生工作中徐宗保也有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上台代表学院为班团活动答辩,第一次组织策划300多人的主题活动,第一次做团委述职报告,第一次......这些“第一次”像一级级向上的台阶,铺就了他成长的路径。每一次突破舒适区的尝试,都在悄悄塑造一个更沉稳、更坚韧的他。他从执行者成长为策划者,从被动接受任务到主动思考创新,这些经历赋予他的不仅是履历上的亮点,更是面对未来任何挑战时的底气与从容。
“在学生工作的三年里我也认识了特别多的人。有关怀备至、温柔体贴的办公室老师们;有毫无保留地向我分享复习笔记与保研秘籍的师兄师姐们;有那些既能并肩作战、也能在深夜互相‘吐槽’鼓劲,从同事成为挚友的工作伙伴们;还有眼神里总闪着光,充满新鲜感与活力、可爱的师弟师妹们。这都成为了我大学岁月里最温暖的底色和最坚实的后盾。”

求索创新,在科研中突破
回首大一刚进校时,徐宗保还不知什么是科研,但在班主任老师的讲解和鼓励下,他渐渐明白了科研的方向和意义。于是在大二返校后的第一天,他便主动联系学院老师加入到猪遗传育种与繁殖课题组中,从此开始频繁前往实验室向师兄师姐学习Q-PCR、Western Blot等各种实验技能。在此期间,他作为项目负责人成功争取到了一项校级科研兴趣计划,也作为团队成员参与到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中。与此同时,他并没有局限于实验室,而是跟随老师前往遂宁、雅安等地,走进产业的第一线向养殖户传授养殖技术,通过实地调研,深刻感受到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的力量。

徐宗保还积极投身于科研比赛中,从校级的专业技能大赛起步,到“大挑、小挑、互联网+”等更高层次的赛事,他也从普通成员逐渐成长为核心力量。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正值专业课学习高峰期,外加学生工作的压力,一度让徐宗保喘不过气,萌生了想要退出的念头。但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和师兄师姐们不断的鼓励,让我重拾信心,重新振作起来,坚定了继续前进的决心,继续日日夜夜的奋战和一遍又一遍的打磨,团队逐渐积累了默契与比赛经验。最终,他们的项目荣获省级金奖的佳绩。“那些一起熬夜备赛、并肩攻坚的日子,至今依然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对徐宗保来说,参与竞赛远不止是一场对个人能力的全面考验,更是一段与团队共赴挑战、共同成长的珍贵历程!

“山高路远,看自己也找自己。”从初入川农时的懵懂茫然到如今的坚定从容,这段蜕变之旅离不开每一个温暖的支持。回望在动科院的时光,他感恩川农大动科院悉心培养,感恩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感谢师兄师姐们的倾囊相授,感谢并肩作战的伙伴们,感激这一切的相遇!那些在实验室里反复探索的执着,在学生工作中倾注心血的付出,在科创竞赛中并肩作战的激情,都已沉淀为青春最宝贵的底色。带着这份感恩与收获,徐宗保将继怀揣着这份动科人的热忱与坚定,用实干与担当续写动科学子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