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总工会发文(川工女委〔2025〕3 号),确认我院“赵小玲创新工作室”入选第七批四川省五一巾帼创新工作室。
为充分发挥女劳模、女工匠、女先进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激发全省各级工会女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今年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在全省开展了第七批四川省五一巾帼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经基层工会推荐、专家评审、综合考察等程序,并经省总工会党组会议审议同意确认24个女职工创新工作室为第七批四川省五一巾帼创新工作室。我校工会组织申报的“赵小玲创新工作室”顺利入选。
“赵小玲创新工作室”是家禽育种课题组的一个核心班组,现有成员9人,含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其中女教师6人,占比66.6%。朱庆教授为团队顾问,指导团队工作。近年来,团队紧扣国家肉鸡产业重大需求,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等30余项项目资助,着力突破肉鸡育种与生产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在新品种选育、重要经济性状遗传解析、育种技术革新与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构建等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获授权专利50余项,出版教材与专著7部,荣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团队研发的“天府肉鸡配套系及其健康养殖技术”被列为2024年四川省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动肉鸡种源自主可控,产业安全高效发展,实现新增产值60余亿元、利润10亿元,科技助农成效显著。此外,工作室积极推动畜牧学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本硕博高层次专业人才,为国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工作室始终秉承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团队文化,持续彰显巾帼力量在科技创新与服务产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