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社会实践】赓续红色基因 赋能畜牧振兴
作者:王雅倩 但好 审稿人:dwkj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点击数:

七月盛夏,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牧先锋”红色实践团以“强农兴农”为主线,分“学农、知农、助农”三个板块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学农,赴红色教育基地,感悟革命精神以延续红色基因;知农,入基层畜牧一线,厚植实践根基为畜牧振兴蓄力;助农,访现代企业,探索产业融合路径,以红色动能赋能畜牧振兴。此次实践,青年学子们将红色基因融入兴农使命,以实际行动为新时代畜牧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缅怀先烈:从历史坐标锚定专业使命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怀着这样的崇敬之情,实践团踏上了追寻英雄足迹的红色之旅。

走过温江烈士陵园、保路运动纪念馆时,团队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碑前默哀致礼,研读历史,跨越时空传递着对人民英雄的深切敬意;当参观庄重肃穆的十二桥烈士墓时,成员们在“为有牺牲多壮志”的碑文前驻足凝视,触摸碑身,与百年前为理想献身的英烈对话。

图为团队成员在十二桥烈士墓前鞠躬。陈诗雨供图

墓碑前,实践团献上新鲜花束。2022级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王尚坤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感悟:“先辈为民族独立与富强奋斗。我们的使命,是助力国家强盛。作为畜牧学子,‘战场’在养殖场与实验室,以科技兴牧贡献力量。”历史的厚重感与专业的使命感,在这一刻碰撞出奋进的火花。

图为团队成员在保路运动纪念馆参观。陈诗雨供图

对话校友:系统思维扎根基层沃土

扎根基层的动科校友们,正将畜牧专业的系统思维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践智慧,在田野乡间书写着新时代的‘三农’答卷。实践团专访了扎根基层的优秀校友——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党委书记王定敏程。

“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与红色基因是一脉相承的,‘强农兴农’是红色动科人的奋斗主线。”王定敏程书记特别指出,畜牧学科培养的系统思维对乡镇治理至关重要,“强调整体观、注重实效,是解决复杂问题、推动创新的关键。”

图为帅府粮仓把春天煮进火锅里主题活动。乐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他寄语青年:要以胡杨般坚韧的姿态扎根基层沃土,青年当主动投身其中,在与群众并肩奋斗中摸爬滚打,于解决实际难题里历经摔打;更要将个人成长锚定国家需求,把所学所悟化作投身乡村建设等事业的动力,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绽放,推进国家畜牧业建设。

调研企业:解码现代畜牧的核心需求

当动科人的红色基因融入现代畜牧实践,他们以创新为犁,在产业变革的土壤中深耕,让专业报国的初心在智能化养殖中熠熠生辉。

图为团队成员在会议室访谈。但好供图

在团队和成都市正大集团的座谈会上,正大集团中国区COE招聘运营总监吴斌向实践团成员阐明了行业对人才的五点核心要求,他谈到:“红色精神是向上攀登的价值指引、产业扎实的专业基础是立足行业的根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关键、创新思维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团队协作是产业发展的途径。”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记录,致力于将这些人才要求转化为自身成长的指引,磨炼出契合行业需求的专业素养。

图为团队成员访谈合影。正大食品企业有限公司供图

十天的实践,是一次思想的淬炼与视野的开拓。红色历史的厚重传承、基层一线的实干智慧、科技创新的前沿突破,共同勾勒出新时代畜牧业发展的清晰图景。实践团成员锚定信念:愿以专业所学回应产业所需,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浪潮中勇立潮头,接下时代交付的使命接力棒,怀志存高远的爱国之心,以青春之我书写动科人的责任担当,在探索中锤炼自我,主动将知识付诸实践,让畜牧振兴的愿景,在脚踏实地的奋进里照进现实。